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外资再加码中国市场 汇丰亚洲拟向汇丰人寿增资3.62亿元

  • 国际
  • 2025-02-25 18:33:05
  • 5

  来源:华夏时报

  变身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后,汇丰人寿将迎来股东方的第三次注资。

  2月24日,汇丰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信息称,公司唯一股东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亚洲”)拟向其增资3.62亿元,增资后,汇丰人寿注册资本将由23.14亿元增至26.76亿元,汇丰亚洲持有汇丰人寿100%股权比例维持不变。不过,该增资事项尚需监管核准后生效。

  “作为集团财富管理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汇丰亚洲致力于积极拓展保险业务在亚洲,包括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与发展。”汇丰人寿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体现了公司股东对于汇丰人寿在中国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支持,并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次增资驰援

  成立于2009年的汇丰人寿,起初由国民信托和汇丰亚洲共同出资设立,双方各占50%股权,总部设于上海。两家股东牵手期间,双方曾三次向汇丰人寿增资,2010年12月,汇丰人寿获准增资1.75亿元,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6.75亿元;2011年10月,汇丰人寿获准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金由6.75亿元增至8.75亿元;2013年,汇丰人寿获准增资1.5亿元,注册资本金由8.75亿元增为10.25亿元。

  但自2013年之后,汇丰人寿的增资一直处于暂停状态。直至2019年底,原银保监会表示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可达100%。

  政策一松动,外资险企立即行动。2020年5月,汇丰亚洲宣布,将收购其在华合资寿险公司——汇丰人寿剩余50%股份,并且已就此交易与汇丰人寿的中方股东国民信托达成协议。交易完成后,汇丰人寿将成为汇丰亚洲在内地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这一股权转让事项在2021年年底有了结果,经监管批准,同意国民信托将所持汇丰人寿50%的股权转让给汇丰亚洲。股权变更后,汇丰人寿的身份也发生转变,即从一家合资险企变为外资独资险企。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李文中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资股东与外资股东在经营理念上有较大差异,容易发生冲突,又因双方在公司内部都缺乏绝对话语权,常导致公司重大决策难以落实与执行。汇丰人寿由合资公司变为外资公司后将更有利于公司经营战略的落实与实施。

  汇丰人寿相关负责人亦在当时向本报记者表示:“成为汇丰全资控股的寿险子公司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业务增长计划、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为更多客户提供全面的、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险方案与服务。”

  获得汇丰人寿100%控制权后的汇丰亚洲,也拿出了诚意,开启对汇丰人寿的大手笔增资。2022年10月,汇丰亚洲获批向汇丰人寿增资6.35亿元,增资后,汇丰人寿注册资本由10.25亿元增至16.6亿元。2023年6月,又获批向汇丰人寿增资6.54亿元,增资后,汇丰人寿的注册资本由16.6亿元增至23.14亿元,而这也是汇丰人寿成立以来的最大一笔增资。

  时隔一年半,汇丰亚洲计划第三次向汇丰人寿增资,如此次增资获得监管机构批准,汇丰人寿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3.14亿元增至人民币26.76亿元。汇丰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体现了公司股东对于汇丰人寿在中国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支持,并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董事长变更

  除增资外,汇丰人寿高层人事也发生了变动。今年1月26日,该公司公告称,孙丹莹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由公司现任非执行董事CHING Sze Wan Winnie(程思韵)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需要指出的是,孙丹莹正式担任汇丰人寿董事长仅一年左右时间。2021年12月,汇丰人寿原董事长Bryce Leslie JOHNS卸任汇丰人寿董事长一职。于是,孙丹莹成为拟任董事长,但其任职资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获批,直到2023年12月,孙丹莹才获批担任汇丰人寿董事长。

  孙丹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她曾先后任职于汇丰集团总部、亚太区、中国多个业务线的高级管理层及其他关键管理岗位,涉及环球银行业务、工商金融业务、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含保险业务)等,在汇丰体系工作了19年之久。不过,离开汇丰人寿的孙丹莹,经监管批准,已担任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

  与孙丹莹不同的是,接棒者程思韵有着丰富的保险从业经验。其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精算科学理学士学位,为英国精算师协会会员。在加入汇丰之前,她曾在瑞士再保险集团工作十余年,其间先后被派驻到香港、新加坡、北京等地,历任重要职务。

  汇丰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根据公司董事会决议,程思韵目前暂代董事长职责,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核准。”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渠道一直是汇丰人寿保费收入主要来源,在银保业务上,汇丰人寿在中国主要的合作伙伴亦是同为汇丰集团成员的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如今,原“一把手”孙丹莹调任汇丰银行,后续是否将与汇丰人寿在银保业务上实现更多联动也引人猜想。

  自2013年起,汇丰人寿砍掉代理人渠道,全力押注银保渠道,其保险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14年至2020年,该公司通过银行兼业代理获得的保费收入占比例达到了94.6%、95.9%、96.4%、97.7%、98%、98.6%、97.9%。

  “银行系险企通常外部依赖性强,一旦遭遇宏观经济政策、资本市场或是合作机构策略等变化,高成本推动和高回报承诺换取的高增长势必难以为继。尤其是在资产荒的背景下,投资收益可能无法覆盖卖出产品的成本。”一位险企管理层人士曾向本报记者说道。

  汇丰人寿也在尝试扩充销售渠道,从单一的银行代理扩展到银行代理、直销渠道和经纪渠道相结合的模式。近三年,该公司银行渠道业务占比已逐步下降,2024年,其银行渠道业务占比已降至六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