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警惕美国关税与通胀风险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 国际
  • 2025-02-14 07:48:04
  • 10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3%,超出预期和前值2.9%;1月CPI环比增0.5%,超出预期的0.3以及前值0.4%,连续第七个月加速,这冲击了市场的降息预期,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降息要求则给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1月CPI近30%的涨幅来自住房。此外,从分项看,肉类、家禽、鱼类和蛋类等的分项指数上升,受禽流感影响,蛋类指数上升了15.2%。美国1月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的核心CPI同比增长3.3%,超出预期的3.1%和前值3.2%。

  这些数据表明美国通胀下降进程已经停滞,而且由于就业市场稳定且可能出现驱逐非法移民的冲击、特朗普关税的上调等因素,通胀预期有所加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维持强劲,通胀依然“一定程度上高于”联储的目标,当前不需要急于调整利率。利率掉期合约显示,市场预期今年仅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而此前的分析普遍预期至少有两次,并且对于降息时间点的预测也从之前的9月进一步推迟到12月。甚至有报告认为市场将在今年某个时候开始对美联储2026年的加息定价。

警惕美国关税与通胀风险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表示,现在是“拜登通胀”的延续,并且呼吁美联储降低利率,与即将实施的新关税“齐头并进”,以维持经济繁荣。尽管特朗普政府的确不需要为1月的通胀水平负责,但目前市场的主要风险之一在于特朗普政策的“左右互搏”。他目前首要的目标是落实大选期间承诺的控制“通胀和赤字”,但他的“关税和减税”政策显然与这个目标存在冲突。

  比如其各种加征关税的决定可能导致美国一些领域的商品出现价格混乱并推动通胀重新走高。在特朗普要求对钢铁、铝等主要金属征收25%关税后,从可口可乐和福特等汽车公司,到航空航天、家电公司到运输、建筑等行业都出现震动,因为这些行业生产所需金属主要依赖进口,而美国国内满足相关需求的产能投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这意味着会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并加剧供应链的压力,最终可能向物价传导。美国制造业很多中间品和原材料依赖进口,普遍加征关税则会抬高本地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2月12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1月,即2025财年的前四个月,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达到8400亿美元,创历来财年中前四个月赤字的最高纪录,甚至超过了新冠疫情暴发后财政支出最高峰时期的赤字水平,较2024财年同期赤字扩大3080亿美元、扩大幅度58%。赤字急剧扩大主要源于医疗、社会保障项目支出、军费开支以及债务利息支出增加。其中,由于联储持续加息并将保持高利率,使得政府债务利息越滚越大成为赤字膨胀的主要原因。统计显示,美国2025财年的前四个月合计净利息支出3220亿美元,占总支出的13.2%。

  关税政策推动通胀,通胀重新抬头又会推高国债收益率,目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上涨。考虑到特朗普坚持推进减税政策,在加征关税的基础上很可能要继续扩大财政赤字。一些投资者担心美国财政在此情形下的可持续性,而市场信心缺失会导致美债被抛售,从而进一步推高收益率。特朗普解决其政策内在冲突的方案是要求美联储降息。但是,一旦美联储失去独立性,则可能会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国资产。

  正是基于这种不确定风险,一些国际资本正在采取避险措施。今年年初至今,国际黄金价格累计涨幅约11%,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涨逾6.8%,以中国科技股为主的恒生科技指数上涨了20%左右。目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还没有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根本性的动摇,但是,面对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风险,我们应时刻警惕全球金融市场灰犀牛的出现。

有话要说...